港澳委员建言吉林打造国际及区域商事仲裁中心******
中新网长春1月17日电 (高龙安 郭佳)随着东北振兴持续推向深入,吉林开放水平不断提升,与海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。正在长春召开的吉林省两会上,吉林省政协港澳委员认为,应不断加强涉外法治建设,加强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培养,以应对日益多元化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。
多年来,吉林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商贸及民间交往十分频繁。过去五年,吉林推进建设了延边东北亚区域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,在吉林大学、延边大学建立了“外国法查明与研究中心”,审结涉外商事案件281件。
吉林省政协委员、Fortune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战滨华此次带来的提案即与涉外法治建设有关。他建议吉林充分利用地处东北亚地理几何中心的优势,提前谋划,努力将当地打造成为国际及区域商事仲裁中心,服务俄罗斯、日本、韩国等东北亚地区各国企业和商贸活动。
“在处理涉外商事争端等方面,企业家还需要补很多课。”吉林省政协委员、香港嘉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嘉宸表示,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相关机制,在涉外商事争端发生时,能够给予企业家帮助,减少沟通等方面的成本。
目前,中国律师在国际商会(ICC)、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(AIPPI)等国际组织及其相关机构中任职的人比较少,近年来,中国也在全面推进涉外法治建设。
战滨华表示,香港拥有数量可观的执业律师、大律师,以及仲裁员、调解员,香港法律界人士可为吉林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。多所香港高校的法律专业在国际上有较高排名,又与内地高校长期保持合作关系,可通过这种方式,进一步完善合作办学机制,加强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培养,应对日益多元化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。(完)
吉林省政协港澳委员支招吉林与大湾区“双向奔赴”******
中新网长春1月17日电 (郭佳 高龙安)正在长春召开的吉林省两会上,吉林省政协港澳委员围绕吉林振兴发展议题广献良策。多位委员认为,吉林发挥好自身优势即可与粤港澳大湾区“双向奔赴”。
粤港澳与吉林经济交流日益密切,在不少产业布局上高度互补,特别是香港,多年来一直是吉林利用外资的重要来源地。截至2022年9月,港资在吉林省投资企业超过400户,累计直接投资约85.4亿美元,两项数据均位居在吉林投资国家和地区首位。
吉林省政协委员、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立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吉林与粤港澳大湾区虽有千里之遥,但中国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发达的现代物流体系,地域合作的时空限制早已被重塑,这也是中国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底气。
朱立伟认为,吉林是科教大省,又是老工业基地,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都有深厚底蕴,其实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发展所需要的,而吉林的新能源汽车、氢能源、新材料等蓬勃发展的产业,又需要高质量、多方位的金融支持,这是粤港澳大湾区能够发挥长处的地方。
吉林省政协委员、澳门清华科技海外公司执行董事李云认为,吉林中医药资源丰富,中医药产业居中国领先水平,在中医药理学研究、制药、临床、药物制定标准等方面也有明显优势,这与澳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完全契合。
李云介绍,多年来,澳门一直积极致力于发展现代工业,但受澳门面积狭小、工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,发展中医药产业反而成为澳门一个重要的现实选择。未来3年到5年,在此领域各种资本投入预计可达百亿元人民币的规模。
李云建议,澳门、吉林两地要持续加强务实对接,建立官方机构和信息平台,为两地中医药从业人员、专家学者、商业机构、工厂提供便捷服务和信息支持,实现重要政策信息、商业信息、投资信息、学术信息共享共用。
港澳委员还围绕吉林的农业、冰雪产业展开热烈讨论,不少委员认为,可充分利用香港全球贸易中心地位,打响吉林农产品和冰雪资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至尊彩票地图 |